林 億昕

為生活注入靈魂,實踐自我價值。

Photo : @jumptigeryo

最近與服裝師的接觸,原本是串流影集又改為電視戲劇拍攝,勾起了對服裝業別的好奇心。服裝和製鞋領域一樣,可以討論的部分非常廣泛,但從發展史中察覺到都隱藏著相同成分,它是社會中男女平權的過程。當初看著拍攝大綱,故事講述著舊時代女性無法學習西服製作,對應在當時的西方社會,也正在進行服裝、造型上的抗衡。

對於服裝業別的認識是從身邊開始,還記得在某年因為一雙鞋和億昕有了碰面的機會,她和朋友分享著服裝製作的想法,和製鞋業別一樣,都是需要和資深的師傅們共同學習,回想起當時是充滿著一股熱愛手工製作、探索技術知識向老師傅們學習的環境。

"服裝藏著與社會連結的關鍵"

Photo : @jumptigeryo

"熱衷生活與社會連結"

億昕是一位熱衷於生活與社會的女性,她有豐沛的愛讓她能擁有充滿能量的靈魂。從哲學、法律、服裝設計、公民教師的生命歷程,是豐富且非常難定義的。在目前的社會中,如果有人試著用標籤定義妳,就代表他對妳摸不著頭緒而感到擔憂,這就是新世代的迷人樣貌。

Q1.生活中,妳認為的美是什麼?

微觀是物件的線條、紋理、質地,遠觀是光線、氛圍、搭配。美是一種直覺,好似主觀又抽象,惟直覺來自欣賞的經驗、生活的累積、文化的薰陶-從個人資料庫中歸類出某種美的規律,倘若我們眼中的美能產生共鳴,那一定是我們的資料庫有某種程度的相似。

Q2.從哲學/法律/服裝設計/公民教師的生命歷程,是否可以分享目前人生(當下)的感想與狀態?

年少的時候凡事鑽牛角尖,厭膩學校的知識總是點到為止,接觸了哲學、讀了法律、做了社會學的研究,學會了探究問題的方法,還想擁有實作的技能-從無到有創造出美的服裝製作技術,公民老師算是學經歷、實踐社會參與、維生之間的公約數,然而學校的工作型態無法完全滿足我對美的追求和自我實現的目標,去年中決定離開學校,開始籌備自己的服裝品牌,希望能夠以自己關心的議題為核心,服裝作為表現的形式,商業是對理念的支持循環,找到一種共好的可能。知道這條路艱難,尤其我是從小想偏離正軌但仍循規蹈矩的人,不再有明確指標和答案,常常好茫然像無頭蒼蠅,卻也覺得幸運,沒有踏上這條路光憑想像是難以起頭的,蒐集資料,盤點身邊的資源,評估適合自己的模式,總覺得自己都沒在前進,但隔一段時間回頭看,「欸其實還是有啦!」對摸索、學習、詮釋、創造,有了更深入的體驗。

Q3.對妳而言,鞋有什麼意義?

鞋可以是整體造型的配角或是主角,實搭的款式與顏色通常是好配角,除了顏色特殊的款式,同色系的穿搭讓鞋成為主角,每次都能獲得注目和稱讚,鞋又關係到行走的自在,衣服不舒適可以忍耐的程度較高,但鞋只要一點點的不適,影響到走路的姿態就不漂亮了。包包和其他配件可以沒有,但鞋不能不穿,對我而言,鞋的意義在於美、舒適、不可或缺。

Q4.曾經有個裁縫(服裝)的夢想,現在是如何看待它?

不想成為沒有技術背景、專業知識的設計師,花了很多時間學習技術,卻發現台灣紡織、成衣等服裝相關產業式微的影響下,技術不容易獲得合理的待遇,國內市場小創業為艱,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賣東西,家族裡沒有從事商業的人,產業的現況讓我卻步,試過教學工作之餘完成服裝的夢想,但花多少時間就有多少成果,腳踏兩條船就是難以成事,現在決定全心試試看,不再拖沓。

對她而言,年少的時候凡事鑽牛角尖,厭膩學校的知識總是點到為止,傳統的教育體制下無法限制她對任何事物的企圖心,也開啟了一段跨領域多樣思維的經驗。接下來,讓我們來窺見億昕對生活的詮釋:

Photo : @彰化縣大同國中職探中心

Q5.有感受到妳奔放的靈魂,妳對未來的期許是什麼?

持續不斷地體驗、學習和創造,維護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,擁有更彈性更自由的生活型態。

Photo : @jumptigeryo

分享與主角對話後的總結

如果有人試著用標籤定義妳,就代表他對妳的存在而感到擔憂。」If someone tries to label you, it shows they’re unsettled by your existence.

Photo : @jumptigeryo